春暖花開,卻足不出戶,疫情的再次襲來,又打斷了我們的學習節(jié)奏。音樂學科作為一門偏向于實踐的藝術類學科,又該如何在云端綻放異彩呢?莞外小學部音樂科組秉持“五育”并舉的理念,開展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優(yōu)質(zhì)高效、亮點紛呈的線上音樂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這個特殊時期學有所獲。
一、線上教研,集思廣益
因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單純的教師線上講授并不能很好地落實教學任務,因此,小學音樂科組的老師們發(fā)揮團隊的力量,集體線上備課、研討,充分進行教研活動,力求在適應音樂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年級,開展更適合學生的線上音樂教學模式。








二、把握實線,提升效率
線上的音樂教學,由于不能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要出效果,需老師們做足工作,把握好課前、課間、課后三道實線。在課前,我們提前發(fā)送導學案,讓學生提前了解整節(jié)課的學習思路,并對新課的學習充滿期待。在課程教學中,我們注重設置課堂互動問題環(huán)節(jié),既能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又活躍了學習氣氛。在課后,我們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后作業(yè),通過拍攝照片、錄制視頻,進行拓展,增強、鍛煉其藝術實踐能力。

505班 李奕瑤

505班 陸昊心

504班 張雷越

501袁麗雅

504李欣桐

505朱雯婧

501霍怡錦

502龔子軒

506羅惠萱

505陳泳晴《京調(diào)》
三、節(jié)奏創(chuàng)編,寓教于樂
我們在線上教學中依然非常注重節(jié)奏教學,并借助杯子等“樂器”讓孩子們感知節(jié)奏,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節(jié)奏律動的興趣之門。我們還用杯子進行節(jié)奏創(chuàng)編,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在游戲之余也加強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編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301陳智慧—老師!音樂使得我心情愉悅,謝謝您

303羅覃川—《你笑起來真好看》杯子節(jié)奏

303朱芊栩—《你笑起來真好看》杯子節(jié)奏
四、生活之音,感受美好
音樂活動是一種審美過程,優(yōu)美和諧的旋律就好比一場百花齊放的盛宴,能使我們心曠神怡:氣勢磅礴的擊鼓聲、婉轉(zhuǎn)悠揚的琴瑟聲、清脆悅耳的皮筋聲……這些都是藏在我們?nèi)粘I钪械囊魳?。居家期間的音樂教學中,我們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不一樣的“樂器”,為歌曲改編伴奏,讓他們感知生活之音帶來的美好,音樂無處不在!

304方星越—老師,我能用古箏做伴奏樂器演唱歌曲

303何梓菲—自尋小樂器伴奏

302劉雅楠—非洲鼓伴奏

303石恬祎—《小巴朗,童年的太陽》

301丁琦博—冬奧會《雪花》聲勢律動
五、線上互動,玩中享樂
我們在線上教學時始終秉持“玩”中享“樂”的理念,以“學習單”形式呈現(xiàn)各種有趣的挑戰(zhàn),結合“每周一歌”讓學生有趣地進行音樂學習,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我們在實施教學前,經(jīng)常采用游戲或者猜謎等方式,引入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風格等,為學生更好地融入音樂學習做好準備。課后通過錄制“快樂歌唱家”、“小小舞蹈家”、“神氣演奏家”的視頻,師生互動,激勵著小小音樂家們更加投入地進行音樂學習。

401張詠茵

小小舞蹈家-205余俊樂

403徐夕諾

快樂歌唱家-201王梓瑤

神氣演奏家-201楊景天
六、親子教學,增進情感
音樂是溝通情感最好的橋梁!疫情期間,孩子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多了。音樂教學設計了多人參與的音樂游戲,通過做音樂游戲的方式,拉近孩子與家庭成員的情感距離。我們在《雙人杯子舞》、《集體舞》、《跳房子》、《數(shù)拍子》等教學課例中,設計了多人參與的音樂游戲,孩子們與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玩“樂”,在享受音樂的同時,營造了和諧的家庭氛圍!

101詹靜璇與姐姐在做《雙人杯子舞》游戲

105張艾凡與妹妹做《集體舞》游戲

106林昕晨與弟弟在做《雙人杯子舞》游戲

106張霓婭與鄰居在玩《數(shù)拍子》游戲
春天如期而至,疫情終將過去,停課不停育,成長不止步。雖然授課形式變了,但教師的職責不會變;雖然學習地點變了,但學習的效果不能減。讓我們一起在云端傳“樂”,在音樂的陪伴下,共同抗疫,靜待美好。
撰稿:葉淑芬
審稿:譚 萍、周 穎
編輯:楊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