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又一秋,新的學期即將開啟,莞外教師秉承著博學雅行、格高志遠、屹立天地的理念,重新踏上新征程。2022年8月27-29日,東莞外國語學校舉行為期3天的教師培訓會,學校全體教師以飽滿的熱情重聚莞外,以空杯心態(tài)潛心學習,一起向未來出發(fā)。
一、尹效登校長:辦一所理想學校,成為一名理想教師
今年是莞外的第九個年頭,莞外從一所新學校慢慢成為東莞市優(yōu)質學校,這都離不開莞外全體師生的用心經營和努力付出。
8月27日上午,尹效登校長以《努力把莞外辦成一所理想的學?!窞橹黝}開展講座,講座伊始,尹校長首先回顧了學校上一學年的工作情況以及我校中考、高考繼續(xù)保持領先優(yōu)勢,感謝大家一學期以來對學校發(fā)展所做的貢獻。
接著,尹校長引經據典,從教育理念談起,希望莞外是一所讓學生留戀的學校,多方位解讀什么是理想的學校,提出了理想的學校五個要素:具備有思想有理想的教育者和具備有思想有理想的引領者、具備深度融合的信息技術、具備豐富多彩的課程、具備有思想有理想的學習者。
隨后,尹校長闡述了理想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 “愛”、“雅”、“博”、“慧”,激勵全體教師成為一名理想的教師,讓全體教師愛學生也要愛自己,要有高雅的興趣與愛好,做格局高遠的教師,尹校長著重強調要智慧教學更要智慧育人,要讓莞外教師形成一支“學習型、發(fā)展型、智慧型”教師團隊。此外,莞外致力于培養(yǎng)理想的學生:完整的人,通過四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文化節(jié)、科技·勞動節(jié))、四禮(小學入學禮、初中青春禮、高中成人禮、學段畢業(yè)禮)、四課程(研學旅行課程、志愿服務課程、生涯規(guī)劃課程、領導力課程)和兩學堂(格致學堂、父母學堂)等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自主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講座尾聲,尹校長明確莞外堅持以“博學雅行、格高志遠、屹立天地”的辦學理念,建成全市知名的高品質學校。為教師謀求教育的幸福和職業(yè)的成功,為學生健康成長、學業(yè)有成而同心聚力,共創(chuàng)輝煌!
二、蘇亞玲教授:危機干預要讓他心暖
8月27日下午,蘇亞玲教授為我們帶來《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題講座,以全國各地心理危機實際典型案例,直觀生動地向大家解讀了“什么是心理危機”、“心理危機的識別”和“心理危機的干預”,深入淺出地剖析和講解心理危機的發(fā)生階段和常見反應。作為一名在校教師,教師的責任是保護未成年人。關于如何處理校園發(fā)生的欺凌、暴力、沖突、失戀等極端行為情況,蘇教授提出,青少年青春情感強烈,需要保護尊重,危機干預要讓他心暖,要靈活運用干預對策和準則。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蘇教授輕松積極的狀態(tài)帶給全體教師滿滿的正能量,全體教師收獲多多。講座結束后,大家掌聲如雷。通過本次講座,讓教師們知道如何關愛孩子,面對危機時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從而化解危機。
三、廖文博士:為幸福而學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8月28上午,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部未來學習空間研究中心主任廖文博士以《賦能與釋能融通》為題,從知識進化、雙減增效和學生發(fā)展指導三方面為我們指引了未來教育方向。講座開始,廖博士以一組教育數據結果,探究“雙減”背景下學情的再認識與教育理念的再優(yōu)化,提出了為幸福而學,“減負”刻不容緩。每一個孩子的高質量成長,必須是五感均衡的發(fā)展。廖博士強調,應將東、西方學習模式相結合,教師在教學中應聚焦真實問題,關注學生的課堂體驗,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在學校轉型、教師轉向和學生轉變三個維度上,以“粵派課堂”為核心,從學習情景、教學設計和學習方式三方面闡述了如何改的問題。廖博士提出在教學中注重核心問題的設計,善于運用思維外化的教學方法,激活多樣化的學習思維,要尊重教與學的基本規(guī)律,激活師與生的智慧與情緒,用高超的教育素養(yǎng)開展適切的課堂教學改革。
“我們現在做的每一次改變,都一定會對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我們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廖博士如是說。正所謂:“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改革需要過程、需要勇氣。廣大教師第一要有黃飛鴻精神,要敢于上梅花樁,要有勇氣去做改變;第二要看得穩(wěn),踩得準,要有智慧;第三要突破,要跟同事合作,要跟領導合作,要跟家長合作,用勇氣、智慧推進我們的新時代的教育。
四、向優(yōu)秀看齊,向優(yōu)秀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學數學科組曾曉燕老師以自身成長經歷為例,從考編經歷、班主任工作、數學教學和個人成長四方面進行分享。曾老師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進入莞外教師隊伍,兩篇論文均獲得市論文比賽二等獎,多次參加教學比賽、教研活動,在比賽、活動中磨礪自己,成就自己。同時,曾老師建議大家積極參加各種教育教學比賽,以此不斷提升自己。曾老師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了年輕教師“擇一事終一生”的執(zhí)著專注和“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激勵了莞外教師守住心中熱愛,勇敢追求。
小學數學科組曾曉燕老師做經驗分享
初中數學科組尹佩芬老師以《風雨兼程,燭光前行》為題,尹老師曾參加全市全省全國性教學比賽,并獲得了優(yōu)異成績。這次分享,尹老師從自身比賽經歷說起,自己備賽的心理路程,經過多場磨課,反復打磨,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更加注重師生互動和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改進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構建研究數學的方法和邏輯體系。尹教師最后說“最好的磨練就是在常規(guī)教學中”,在平時教學中也要落實教學基本要求,堅定地擔當育人使命,堅定未來前進的信心。
初中數學科組尹佩芬老師做經驗分享
高中政治科組張曉鐘老師把青年教師到成熟教師的成長比喻成一場探險,從三個階段闡述了年輕教師到成熟教師的成長,不斷打怪升級不斷達成新成就。首先,作為新老師首先是學習和模仿,充分利用資源,堅持多聽課,還給莞外教師推薦了“武林秘籍”——加入名師工作室。其次,盡可能多參加比賽,以賽促教,比賽經驗亦能反哺教育教學。最后,張教師結合當班主任的經歷,通過和學生一起玩cosplay、和學生一起熬夜備賽、與學生一起拍攝微電影等,從陪伴、真心、全面三方面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成長,成為全面的人。
高中政治科組張曉鐘老師做經驗分享
五、回顧總結,展望未來
8月28日下午,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分別開展科組學期工作總結,回顧上一學年教學成果,做好下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部教師工作會議
中學部教師工作會議
高中部教師工作會議
六、凝心聚力,我們定能贏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為加強教師隊伍凝聚力,增進教職工間美好情誼,8月29日,東莞外國語學校全體教師230余人集結石碣檀香島,開展戶外拓展活動。
1、破冰熱身
上午,由教練帶領全體教師進行熱身活動,活動簡單卻富有趣味性,既拉進了伙伴間的距離,又釋放了情緒和壓力,大家都收獲了滿滿的快樂。隨后,全體教職工共分為了15個小隊,每隊選出了隊長和副隊長,每個小組都有各自的隊名和口號,隊名出眾,口號響亮,比如莞外之龍隊、哈哈哈隊、虎虎生威隊、什么都對隊等,隊名和口號凝結了莞外教師的文化和精神,彰顯了莞外教師風采。整隊完畢后,大家斗志昂揚、信心滿滿地朝著下一個活動地點出發(fā)。
2.競技活動
15個小隊兵分三路,以5個小隊為單位進行團隊競賽,進行了“珠行萬里”、“猛龍過江”等比賽,賽場上緊張激烈,各小隊爭分奪秒、密切配合。競賽活動看似簡單實則充滿挑戰(zhàn),在競技活動中凝練了莞外教職工團隊協(xié)作精神,激發(fā)莞外教職工隊伍力爭上游、奮勇爭先的激情。
3.翻越畢業(yè)墻
短暫休息后,下午老師們迎來了最艱巨也最有意義的任務——翻越畢業(yè)墻。教練首先講述了畢業(yè)墻的緣由,明確了挑戰(zhàn)規(guī)則:不能說話、不能使用工具、確保安全。隨后,尹效登校長和小學部王秋菊老師勇于擔當,擔任團隊總指揮與副總指揮,作為團隊的“家長”,不僅要帶領團隊,更要為團隊的失誤擔責。
挑戰(zhàn)目標是艱難的,我們要確保兩百多人安全翻越4.2米高墻,且不能借用任何工具,不能說話交流,否則都視為挑戰(zhàn)失敗。
挑戰(zhàn)過程是痛苦的,十余名男教師以血肉之軀搭建人梯,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濕了衣裳,即使肩膀被踩得通紅,但是依然堅持著、忍受著。在墻上“拉人”的男老師們,拼盡全力把每一位成員拉上來,女教師們則在后方一直保持著托手姿勢,防止隊友墜落,保護好每一位隊友。顧不上手臂的酸脹,來不及擦臉上的汗珠,無聲的合作也有默契,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把隊友一個個送上高墻。
挑戰(zhàn)結果是欣喜的,經歷2次犯規(guī)重來后,老師們快速調整心態(tài)和方法,以力爭第一的拼勁、以堅韌不拔的精神、以攜手并肩的合力再次挑戰(zhàn)。第三次,大家僅用21分21秒完成了全部任務!全員翻越了畢業(yè)墻!
活動最后,各位校領導與人梯隊員一一擁抱、握手致敬。尹校長說到:“我們也會失誤犯錯,我們挑戰(zhàn)了3次才成功,成功是需要過程的,其實對孩子教育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也要包容一些學生的失誤”。
這是莞外教師一次難忘的經歷,黃麻搓繩拉不斷,毛竹成捆壓不彎。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一群人的力量很大。如果沒有總指揮的指導,如果沒有甘為人梯的奉獻,如果沒有“拉人”隊伍的牽引,如果沒有后方的支撐,就沒有我們的成功。
從此,我們的記憶中多了一幅難忘的畫面,在莞外教師堅定的目光里,我們看到了莞外人永不言棄的執(zhí)著,看到了莞外人甘于奉獻的擔當,感受到了莞外人奮力拼搏的力量。正是這樣的力量,讓莞外教師隊伍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8月終,9月啟。我們即將迎來新學年,教學之路漫長,晴雨交加,但若是心懷熱愛,即使歲月荒蕪,亦能奔山赴海,戮力前行。
撰稿:李艷珊
審稿:魏德才
編輯:楊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