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的專業(yè)素質和工作效能,推動班主任之間的經驗分享與資源互通,我校嚴桃名班主任工作室攜手東莞市楊明慧名班主任工作室共同舉辦了研修活動。在此次活動中,圍繞“學科融合德育”的核心主題,我校的陳星彤老師與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的黃麗芷老師分別呈現了一堂高質量的班會課。她們的課堂充分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班級管理技能。
工作室成員合影
1.班會課展示
陳星彤老師課堂掠影
陳星彤老師針對班級內同學們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挑戰(zhàn),精心準備了一堂主題為《人際森林,和諧共生》的班會課。課程開始時,陳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參與了一個名為“六人組的快樂”的熱身游戲,旨在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親身體驗融入集體、參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隨后,陳老師引用了馬克思的哲學觀點——“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幫助學生理解參與人際交往的必然性,并對本課的核心議題“人際關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認識。陳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模擬教室、宿舍、辦公室以及家庭等高中生常見的社交場景,重現了其中的矛盾沖突。通過學生自編自演的情景劇“青春多‘惱’河”,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接著,引導學生們深入分析,在角色扮演中體驗情感、換位思考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回歸到構建和諧班級的目標。
情景劇親子關系表演
在課堂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高二(7)班的學生們呈現了一出自編自導的情景短劇《青春的多“惱”河》。陳老師對短劇中呈現的普遍人際交往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剖析,并鼓勵學生們分享個人見解,探討“如何在高中時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隨后,陳老師引導學生們進行沉浸式分析,讓他們在角色扮演中體驗情感、換位思考以尋找解決之道,最終回歸到構建和諧班級的主題上。在學生們自由表達意見之后,陳老師歸納了與父母、老師、同學相處時的“人際交往小技巧”,并指導學生在面對人際沖突時應保持冷靜處理的態(tài)度。
學生張貼“人際樹葉”
最后,陳老師借助構建班級智慧樹的契機,引導孩子們通過“人際樹葉”活動為彼此和班級注入正能量。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產生共鳴,在共鳴中尋求成長。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老師的智慧指導,通過陳老師精心策劃的活動和孩子們的踴躍參與,我們堅信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關于人際交往和和諧共處的課題必將有所領悟!
工作室成員專注聽課
針對高中生正處于情感萌芽期,但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現狀,黃麗芷老師策劃了以《花開應有時》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黃老師以葉芝的詩作《當你老了》作為課程的引入,隨后通過分析文學作品中對愛情的描繪,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愛情的本質。
黃麗芷老師課堂掠影
在教學過程中,黃老師精心設計了四種獨特的教學場景:螢火式、水源式、洞穴式和山頂式。首先,她借助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引導學生初步探索愛情的奧秘。隨后,通過“阿努比斯之秤”,鼓勵學生深入反思自我,領悟“認識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深遠意義。黃老師進一步激勵學生結合個人的擇偶標準,對現實生活中各種情感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深刻理解青春期少年在兩性關系中保持自我原則的重要性。在本環(huán)節(jié)的尾聲,黃老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了精辟的總結,并指導他們根據自身情況填寫自評表,進一步闡釋了“為何高中階段的我們不宜發(fā)展深入的兩性關系”。同時,黃老師建議同學們銘記“花開應有時”,在青春意識覺醒的當下,將注意力集中在自我認識和自我提升上,待到成熟并具備戀愛條件時,再審慎地考慮戀愛事宜。
在課堂的結尾,領誓員帶領全班簽訂“真愛立約卡”,為自己的青春做出莊嚴承諾。
2.專家點評
華麗老師評課
東莞市班主任帶頭人華麗老師:作為班主任,我們深知德育的重要性,而班會課是我們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之滋養(yǎng)的一大途徑。本次活動,兩位年輕的班主任給我們帶來了兩堂非常走心、高效并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班會課。陳星彤老師具有強烈的解決問題意識,她關注青春期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焦慮,引導和幫助孩子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相信在聽完課后,同學們會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親子、師生、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問題。黃麗芷老師則聚焦于青春期學生面對愛情時憧憬而又迷茫的問題,設置了螢火式、水源式、洞穴式、山頂式教學場景,幫助同學們樹立了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意識。黃老師授課的形式非常豐富多彩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果最后能夠告訴目前年齡尚小的學生“如何在保持對美好愛情的期待同時持守自身”,那么我相信整節(jié)課會更完整、學生也會更加有收獲。
藍敏思老師評課
藍敏思老師:今天兩位老師的課堂讓我受益匪淺。首先,兩位老師都能做到學科教學和班會授課的融合育人、協同育人,她們豐富的學科知識給班會課增色不少。并且兩節(jié)課都圍繞著一個教育研究熱點:社會情感學習,教會學生解決人生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處理情感。陳星彤老師的課,真的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了。首先是引入環(huán)節(jié),游戲的設置讓同學們的身體活動起來,做好了熱身準備;接著,陳老師促成了學生思維上的運動,調動他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在情景劇演繹后,尤其是最后同學們情緒集體爆發(fā)時,一些同學眼中盈著淚水,可以看出老師在本節(jié)課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情緒,讓他們內心有極大的觸動。黃老師的課設計得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指向一個目的:讓學生認識自己。第一,在阿努比斯之秤這一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學會去認識自己,讓他們擁有一種身份認同、找到自我的意義;第二是自我的管理,包括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選擇權和話語權、在關注社會后進而關注自己。最后黃老師強調了要有自我優(yōu)化的意識,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整體來說是一節(jié)非常流暢、成熟的課。
3.總結
活動的結束環(huán)節(jié),東莞市楊明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楊明慧老師為本次活動作總結發(fā)言。楊老師表示了對兩位老師課堂的高度肯定,也感謝兩位老師為本次活動做的大量準備。楊老師特別提到,兩位老師的課堂讓大家看到了學科、德育融合和教學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的無限可能性,也留下了班主任老師今后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
本次研修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我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和交流,每位參與者都能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深刻的啟示,這些將對我們未來的教育工作產生積極而持久的影響。愿各位與會老師都能將今天的收獲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共同為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而努力!
成員代表評課
程越老師
今天有幸觀摩了兩節(jié)跨科融合的班會公開課,收獲頗多,感受深刻!星彤老師,根據自己的班級實際情況,針對班級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困惑進行有效選題,通過“六人組”的快樂小活動,采訪落單學生的感受、巧妙融入政治學科元素,解釋人和人際關系的特點。通過學生自編自演情景劇,引起很多同學的共鳴,并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升華如何解決常見的這四類人際關系,激發(fā)學生有效的思考我該怎么做?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得出個性化的方案。麗芷老師從語文課本中挖掘古今中典的愛情故事,從愛情三角形理論詮釋真正的愛情是什么?展示生活實際案例,重新認識自己。通過小組討論理想伴侶的標準和自我測評,啟發(fā)學生,懂得學會堅守的意義。
梁瀚老師
非常有幸能夠參與這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活動,兩位老師各自上了一節(jié)質量非常高的班會課,讓我受益匪淺。
陳星彤老師的班會課的主題是處理人際關系,先從一個趣味的歌曲主題小活動進行導入,讓同學們意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接著結合同學們所學過的哲學知識內容,幫助同學們分析人際關系對于生活的意義。然后通過一個小短劇,演繹了同學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人際關系上的困難。通過短劇的呈現,以及后續(xù)的層層剖析,陳老師幫助各位同學慢慢地理解人際關系中各種矛盾的普遍存在性,以及引導同學正確看待矛盾、處理矛盾。整節(jié)班會課的邏輯層層遞進,逐步從表層的人際關系矛盾深入到本質層面的剖析,給予學生對于人際關系矛盾的新的視角理解,并借助短劇的形式更生動地進行呈現即將要進行分析的內容,讓這節(jié)班會課更加引人入勝。我認為這節(jié)班會課是值得學習的標桿式課程,在呈現方面和講解方面都非常精彩。
黃老師的課圍繞青春期的男女生情感主題展開,課程的背景氛圍烘托的非常到位,也采用了很多詩詞典故引導學生感受愛情之美,同時也不忘提醒學生:愛情雖美,卻也隱含著許多悲劇。在中學階段,學生身心尚不成熟,應當加以克制。整節(jié)課不乏與學生互動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到結論,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是一節(jié)很好的課。
薛嵐老師
在本次班主任工作室的主題活動中,我們有幸觀摩了兩節(jié)精彩紛呈的班會課。我受益頗多,首先是陳星彤老師帶來的《人際森林,和諧共生》主題班會。本節(jié)課高二7班的同學,積極參與,表現生動,完美的展現了莞外學子的風采,陳老師通過案例分析、學生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和技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并在最后幫學生建立了人際溝通的“大樹”,讓學生們收獲到了許多與人相處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實際情況。來自六中的黃芷婷老師以《花開應有時》為主題開展了一節(jié)男女生文明交往引導班會。黃老師由葉芝的詩歌《當你老了》結合同名歌曲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整個過程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青春期的情感問題。黃老師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互動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探討戀愛對個人成長的影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內容上,教師強調了戀愛是人生的一部分,但需理性對待,不影響學業(yè)和個人成長。同時,也提醒學生要尊重他人、自我保護,避免早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觀點既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又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尹智老師
在本次的班主任工作室主題活動中,我們有幸觀摩了兩節(jié)優(yōu)質的班會展示課。兩節(jié)班會課各有特色,讓我對班會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多思考,獲益良多。
其中,陳星彤老師的《人際森林,和諧共生》主題班會,以“六人組”的快樂游戲導入,調動學生興趣,點燃課堂氛圍,初步感受融入集體的心理。接下來呈現出明顯的學科融合特色,探究“什么是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并巧妙地用人際森林吉祥物擬人化的方式引出人與人之間存在性格特征差異,并結合自身政治學科特色強調全面辯證地看待人的差異性。課堂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學生排練的情景劇《青春的多“惱”河》,生動形象地呈現出高中生可能會遇到的宿舍、同學、師生、親子關系,讓人共鳴,并深入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在高中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歸納交往小妙招,共筑和諧“人際林”。
整堂課的主題貼合高中生學情,活動的主線明確,既多元又是緊密結合主線地去開展活動,而且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服務。對于高中生來說,人際交往是個很復雜又很現實的困惑難題,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處理從而導致學習、生活上情緒低落、失控。
另外由黃麗芷老師帶來的《花開應有時》,探究了男女生的文明交往。同樣,結合自身的語文學科特色,由《當你老了》歌曲以及描寫愛情的詩歌和文學作品導入,讓學生思考愛情是什么。課堂中,以愛情三角形理論、阿努比斯之秤、案例分析、學會持守、真愛立約來不斷推進。黃老師的教學運用理論多樣豐富,又用溫暖親切地語言和文學儲備不斷引導學生漸入佳境。
這兩節(jié)課精彩紛呈,我受益匪淺。對于我的班級而言,很多同學經常有人際關系矛盾,他們也很需要有這樣的班會課,我要向這兩位老師學習,將這兩節(jié)班會課中學到的理論和活動,運用到實踐當中,落實對學生的人際交往的引導,關注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
撰稿:張芊玥、李月寧
初審:嚴 桃
復審:魏德才
終審:黃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