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東莞外國語學校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二中學開展“粵兵兩地同上一節(jié)課”聯(lián)合研修活動,由三師二中劉亞威老師與萬里之外的廣東省東莞外國語學校許小羚老師共同上了一節(jié)以《錦瑟》為題的詩歌賞析課。
為了上好這堂課,劉亞威老師與許小羚老師在課前經過精心設計,關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學生參與的有效度,為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做好準備。
正式授課前,劉亞威老師視頻連線向東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們介紹圖木舒克市的地理位置和學校的相關情況。兩地學生進行了簡單的互動,并合照留念。
在課堂上,劉亞威老師和許小羚老師以“《錦瑟》中的用典”為核心話題,先以刪減法,將“錦瑟”作為重點分析的典故,引導學生借助“典故的流變——典故的多樣含義——典故與詩歌整體情感的縫合”這一線索,理解典故在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
緊接著,以“錦瑟”為其他典故解讀的生發(fā)點,學生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探究詩歌中其他四個典故的流變,并且為四個典故建立聯(lián)系,使得它們放進《錦瑟》原詩中時,詩歌能夠構建出完整的詩境。
課室里,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相互探究。“美好理想之物帶來的傷感”“詩人的關注點聚焦在人生體驗的感受上”“求而不得的苦澀”……學生們發(fā)現(xiàn),李商隱在《錦瑟》中抽取了幾個典故的共性,而與這共性掛鉤的情感正是詩歌影響讀者閱讀感受的重要途徑。
《錦瑟》中的用典帶來的開放性促成了學生的開放性解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氛圍的融洽則使得開放性解讀的生成成為可能。
“粵兵兩地同上一節(jié)課”提供了兩校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教研平臺,也加強了粵兵兩地的師生交流,使“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在學生們的心中變得更加深刻。
撰稿:許小羚
編輯:楊笛
初審:劉亞威
復審:魏德才
終審:蔡俊寧